名家首页
名家库
观点荟萃:
谈股论金
经济时评
产业观察
精彩推荐:
首席说
不吐不快
美债利率见顶了吗?国海固收:断利率高点确认为时过早
作者: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 靳毅
本轮美债利率的回落逻辑与5月份时期类似,均反映了市场对“衰退预期”的交易。此次市场再度开始交易衰退,主要有两大导火索:1)美联储开始正视“衰退风险”;2)经济和价格数据展现初步“衰退信号”。
对话·信达澳亚方敬:低波“固收+”产品的股票增强策略探析
对于“固收+”产品而言,收益与回撤控制都非常重要,但同时把两者做好并非易事。
2022-06-27 07:37:00
0
已阅 69
日本的前车之鉴!李迅雷:基建狂魔为何不能让日本经济再度腾飞
唯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活力。这方面,日本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2022-06-25 18:23:00
0
已阅 205
可转债监管再升级,影响有几何?
本次颁布的新规并不是独立的规则,而是对现有条款的优化升级。
2022-06-20 11:31:35
0
已阅 227
张启迪:日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展望
一旦美联储继续紧缩,日本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错配程度将会再度升高,美日息差也将继续扩大,进而加大日元贬值压力。
2022-06-01 09:20:42
0
已阅 955
流动性宽松,还会持续多久?
财政端继续发力,基本能弥补派生存款增长及专项债发行提速,造成的6月份资金缺口。因此在6月末财政留抵退税结束之前,整体资金面或仍维持较为宽松的状态。
2022-05-30 11:41:00
0
已阅 416
赵伟:财政收支“假摔”,土地财政低迷才是广义财政收入核心拖累
一般财政收入放缓,主要缘于留抵退税的影响,广义财政收入压力更多来自政府性基金。除留抵退税外,税收收入也部分受到疫情干扰,而非税收收入延续较高增长。
2022-05-18 07:20:25
0
已阅 535
赵伟:经济“探底”
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均加速回落,但预期恶化最快的阶段或已经过去。
2022-05-17 07:23:10
0
已阅 406
赵伟:鲍威尔的“温柔一刀”
鲍威尔称将在接下来几次会议上继续加息50bp,加息75bp的情形尚不在考虑范围内,先达到中性利率(2.5%左右)再考虑加息终点。
2022-05-05 08:12:00
0
已阅 725
李宇嘉:不一样的地产逻辑
调控强调“因城施策”,已有8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或纾困政策,不乏上海、南京和苏州等热点城市。疫情冲击超预期,需求下滑、预期转弱的颓势难改,“稳增长”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因城施策”的范围和力度正在加大。
2022-04-27 09:23:55
0
已阅 720
张启迪:化解房地产风险应以降低总体风险为基本原则
长期内应逐步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金融资源向房地产的配置,而且有助于稳定居民杠杆率和购买力,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市场条件,持续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04-26 09:18:10
0
已阅 611
国海固收:强美元下,人民币如何演绎?
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存在两大“催化剂”:1)美元快速升值周期中,人民币难以独善其身;2)股市赚钱效应下降使得资本存在外流压力。长期来看,出口增速下降,将使得人民币贬值逻辑相对确定。
2022-04-25 16:02:15
0
已阅 639
李宇嘉:楼市松绑和“房住不炒”的边界
给楼市松绑,已是共识,但怎么贯彻“房住不炒”呢?
2022-04-15 15:27:35
0
已阅 449
浙商宏观李超:国常会的加力点在哪?
其一,多措并举促消费,培育壮大“智慧+”消费,增加汽车限购城市增量指标,推动品牌品质消费进农村,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医疗健康、养老和托育。其二,
2022-04-14 08:15:40
0
已阅 452
持续喊话货币政策!为啥降准降息还是没来?
央行也在找机会,继续降准降息,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个事不能着急。从央行的优先级来说,外汇的问题,永远排在首位。
2022-04-07 09:16:30
0
已阅 399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
预计2022年地产投资将超预期并维持全年地产投资增速5.4%判断,短期权益资产预计稳增长相关板块表现仍将延续;利率债方面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进一步在Q2向3%上行。
2022-04-03 21:27:35
0
已阅 351
张启迪:政策空间的“大”与“不大”
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的同时,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政策空间到底还有多大。准确认识当前的政策空间,对于部署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至关重要
2022-04-02 10:59:16
0
已阅 331
张启迪:中美息差持续收窄影响几何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继续上升,但可能不会高于2.5%过多,并且偏离的时间也将相对较短。
2022-04-01 15:16:56
0
已阅 352
张启迪:为什么我们不能效仿发达经济体强力宽松?
中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应更加谨慎,结构性政策比总量型政策更加重要。
2022-03-30 10:49:28
0
已阅 415
和平的转机终于来了!对我们的投资有何影响?
从这次谈判就能明显看到,双方气氛在缓和,大家都有收手的意思。
2022-03-30 08:49:05
0
已阅 340
加载更多
名家推荐
查看全部30位作者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奇霖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一周热文排行榜
对话·信达澳亚方敬:低波“固收+”产品的股票增强策略探析
美债利率见顶了吗?国海固收:断利率高点确认为时过早
《名家》介绍
《名家专栏》力邀国内外权威专业的宏观专家、金融业界资深人士撰写专栏文章,为投资者带来他(她)们最新最好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全球金融市场及A股趋势发展的观点与智慧。
投稿
Mail: fang.bao@jrj.com.cn
Tel: 010-83363000-3477